全球音樂與文化專欄

以音樂作為一種語言來與各國文化交流

日本音樂

來到日本,除了富士山,神道信仰,三味線,日本武士...等,對於他們的文化精神是否還有其它更深入的了解呢?

蒙古與西藏:世俗與宗教

西藏與蒙古位於中國的西北方,西藏的民族有維吾爾族的血統,在他們的音樂文化上是否能見到伊斯蘭文化的影子呢?而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民族,他們的馬頭琴與四胡是否同他們的性格般驃悍?

印尼:甘美朗與現代流行音樂

甘美朗的打擊樂是具有靈性的,在表演前都會有祭祀活動,每個樂器都代表著一個神明,打擊聲在多層次的交疊下,是否別有一翻風味呢?

印度:古典音樂與電影音樂

想到印度就會想到佛教,然而在印度的文化中,妙音天女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

阿拉伯及伊斯蘭世界

阿拉伯文化發展自中亞的綠洲上,想到伊斯蘭文化,也許就會想到穆斯林與清真寺,他們的音樂文化又是如何呢?

中亞諸國:絲路上的音樂

自古以來絲路就是中國與他國的貿易管道,這條路上承載著絲綢,琵琶與許多異國珍饈,還有什麼寶物尚未被我們發掘嗎?

非洲

非洲的鼓是最動聽的,來自野性的呼喚,以及一個充滿動物的王國,你是否聽過他們的嘹亮歌聲?

猶太人的音樂

猶太人是分佈最廣的民族,他們的歷史文化悠久,其音樂素材也時常被融合在我們的流行音樂之中,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麼其它秘密嗎?

「世界音樂」在歐洲

想到歐洲就會想到騎士,莊園以及城堡,您是否想與您心目中的王子或公主在這裡來場美麗的邂逅呢?

北美洲:新世界與舊世界的結合

美國文化是最強勢的,然而在這塊土地上,曾承載著許多印地安文明,與非裔美洲黑人的流行文化,讓我們來找找自己曾聽接觸過哪些相關的音樂元素?

拉丁美洲:三個世界的重新組合

在拉丁美洲這塊土地上有許多性感的美女,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並於其上尋找那些會使我們到歡了的元素吧!

大洋洲:太平洋上的歌舞

位於渡假勝地的太平洋小島們,其上總是有草群舞辣妹在扭腰擺臀著,想看看他們在舞動時的性感律動嗎?

泰國北部音樂文化欣賞

泰國是有名的佛教國度,於他們除了擁有金碧輝煌的皇宮之外,宗教的神祕性更於其上覆蓋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我們來一究竟!

日本音樂

一.
        太鼓又叫做「釣太鼓」,依照打擊方式的不同而有著輕音與重音的分別,常出現於於管弦演奏中。據說釣太鼓源自中國佛教的法器,經韓國而流傳到日本。日本戰國時代時,太鼓被用來鼓舞戰場上武士的士氣,直到江戶時代,太鼓才成為大眾文化的主要成分。太鼓可以製造很多不同的聽覺感受,從微風的呢喃、嘆息或悲泣、哀嚎震裂的雷聲到海浪的衝擊聲……等,把愛、恨、悲、歡的情緒全部投注於鼓身上。近幾世紀來太鼓被應用於日本傳統的宗教儀式和祭禮中,因為打擊太鼓時聲音響大,所以當地的人們認為,藉由太鼓的聲響與氣勢,可以嚇走妖魔,這種習俗也因此被流傳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 http://tues.pixnet.net/blog/post/4161125-%E5%A4%AA%E9%BC%93%E3%81%AE%E4%BB%8B%E7%B4%B9
二.
        愛奴人為居住在日本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奴人傳統的歌曲和跳舞也跟其他民族一樣,大多是大家透過日常生活的互動而代代傳授下來,做工勞動時會唱,節日娛樂時會唱,舉辦各個典禮時也會唱,以舉凡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並不是經由專門的作曲家或舞蹈家所特別創作。
        在台灣也可以聽到有歌手在唱北海道愛奴族的傳統歌曲,由名為Oki與建年的兩位歌手表演演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4HOb6lKVk
        而ムックリ-竹口琴(mukkuri)為愛奴人知名的傳統樂器,演奏時表演者會將琴身置至於雙唇之間,一手握著口琴,而另一手拉著繫於琴側的一條細線,藉由反覆拉動細線以振動由竹板所製成的琴身,進而產生聲響,於每次拉動都只發出單一音高,但能藉由改變口部與琴身的接觸方式,進而使竹口琴產生不同的共振方式,製造出多樣化的音頻聲調。
        這裡有位傳統婦女的表演,可以發現此樂器所演奏出來的音色與彈簧震動的聲音很相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A-zCuRdvg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ainu-museum.or.jp/nyumon/mukkuri/mukkuri.html
三.
        日本胡弓(こきゅう)於文獻上最早可見於江戶時期,其出現的時間比三味線晚,三味線是以播弄琴弦的方式彈奏(具有三條弦,彈奏起來給人一種耿直有力的感覺),然而胡弓則採以一特製的弓於弦上摩擦發聲,雖然與三味線同具有三條弦,但胡弓所演奏出來的音質卻完全不同於三味線,給帶聽眾的反而是一股柔韌古樸的感覺(整體上類似蒙古族人的馬頭琴與四胡),演奏者採坐姿方式,把胡弓至於大腿上拉奏,左手上反覆移動於三條琴弦上,而右手來回拉動琴弓,從下面的影片中,我們可以聽見胡弓那特殊音色,配上演出者一身和服的裝扮,能夠強烈感受到古典日本風味。
胡弓演奏-荒城の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YdHVxdXMs
參考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A1%E5%BC%93

四.
        此幅畫是由日本著名繪畫大師きたがわ うたまろ(喜多川 歌麿)所創作,這此畫風格屬於日本浮世繪,此畫家常觀察日本社會底層的歌舞伎,以畫作方式呈現日本女性內心深處之美,課堂簡報封面即放了一張名為「江戸の花 娘浄瑠璃」的畫作,畫中一名女子以手指頭直接撥弄懷中的三味線,而另同時以另一隻手轉同弦軸,不見彈撥板,想必女子此時並非在進行演奏,而是在調音。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dosanpo.blog109.fc2.com/blog-entry-486.html
https://www.adachi-hanga.com/ukiyo-e/category/22
五.
        這裡找了兩部影片,第一首女子演奏的為《玉蜻蜓 關亡》,是蘇州彈詞的代表;第二首所演奏的為《桜田門外の変》,是薩摩琵琶的代表。蘇州彈詞在演奏時女子直接以手指頭撥弄琴弦,同時於琴弦的撥弄聲下演奏,琴聲輕快活潑,像一顆顆大小不一的珠子落於盤上;而薩摩琵琶演奏時,演奏女子常會先慢速唱一段詞,然後再猛力撥弄幾下琴弦,而撥弄琴弦的方式與前者大有不同,這裡是以一大三角板當作撥片,以反覆撥弄琴弦,整體感覺較為沉重,較富禪味。
《玉蜻蜓 關亡》-蘇州彈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hrAe3QGVs
《桜田門外の変》-是薩摩琵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0Vxvwxeki8

回到最上層

蒙古與西藏:世俗與宗教

一.
        「聖地拉薩」這首曲目選自於「宮廷音樂與器樂」這張音樂CD,此首曲子是專輯中的第一首,開頭可以聽見輕快又具有活力的弦聲,此似乎是扎年琴的撥弄聲響,此外還有悠揚的笛聲,過沒多便可聽見男生與女生的出現,兩人合唱時女音很高而男聲較低沉,整首歌曲速度不快,字字清晰且隨音律高低起伏,能感受得出那藏傳佛教下特有的梵音風味。
聖地拉薩:
http://store.windmusic.com.tw/zh/CD/TCD-1601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itunes.apple.com/br/album/gong-ting-yin-le-yu-qi-le/id649792439
二.
        影片中三位表演者一開始先拉前奏,其中可以聽到四胡琴khuur,khuuchir琴音迴旋馳騁的弦聲,以及蒙古琴弦被撥弄的弦音,演奏至一小段落後,中間拉胡琴的男子開始說書,整體說書的過程男子講話孔武有力,就如課堂上所聽到般,而表演者邊”講話”邊配合其所演奏出的背景伴奏,聲調稍微隨著琴音起伏但字字鏗鏘有力,此外也隨著拉奏與彈奏的節拍抑揚頓挫,整體不像”唱歌”反而更像”說書”。
蒙古說書調: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5lwLFTZDM

三.
        蒙古的口簧琴演奏起來聲音與先前聽過的竹口琴(ムックリ-mukkuri,源自日本愛奴族)相似,台灣原住民文化中也有類似的樂器,然而蒙古人所使用的口簧琴,名為Aman huur,彈奏方式一樣是把樂器含於唇上,並用手震動樂器使樂器本身於唇上震動進而發出聲響,下面找到了一部影片,我們可於影片的開頭聽見蒙古獨特的喉音,以及口簧琴的演奏聲,可以發現口簧琴在這裡時而間歇地出現,扮演著裝飾的效果,使整首曲子更有那奔跑於草原般的輕快感。
呼麦与乌鼓: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6Xc2LPeGyI
四.
        西藏音樂內容誠如課堂上所講述的多與佛教脫不了淵源,其中有個較為有名的曲目總類被稱作喇嘛瑪尼傳統,其是邊透過歌曲伴奏邊講述佛教寓言故事,可追溯於12世紀,其內容非念經而是所謂的說唱藝術,在演唱時會擺出會有故事內容的畫軸,而演唱者一邊解說畫軸中的內容,一邊講唱故事情節,其內容多為藏族歷史故事,如:文成公主、朗薩姑娘、羅桑王子……等,演唱者從市井藝人到喇嘛都有。
喇嘛瑪尼的畫軸:
http://h.hiphotos.baidu.com/baike/c0%3Dbaike72%2C5%2C5%2C72%2C24/sign=a6d14c74d11373f0e13267cdc566209e/023b5bb5c9ea15ce41413406b6003af33a87b216.jpg

回到最上層

印尼:甘美朗與現代流行音樂

1.
        kecak能於現代的舞台表演中看見,演出方式為集體演出,一群男子圍繞在一起,並以人聲發音出chak , dak的節奏聲響,各部分的人代表各聲部,以不同的節奏交疊在一起,最後以合聲的方式演出,另在kecak中有一人負責唱出音樂的中心主題(通常可以擷取自史詩,如Ramayana的故事),其他的人則以人聲的方式產生出節奏聲響,有人負責每一音節的結尾,有人則隨著音樂小節的進行而加花變奏,另有些人負責唱出拍子,有的人負責領唱,這些唱出的聲音是沒有音高變化的,表演的過程中有時也會結合舞蹈增加趣味性,然因為這種以節奏聲部的合唱方式與甘美朗很相似,都仰賴個音部的互相配合而疊合交織出完整的樂章,故Kecak也常被稱作為「人聲甘美朗」,而下方影片中可以看見kecak的實際表演情形,不時有舞蹈動作出現,極富趣味性。
KECAK Da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5dQXdiIms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airiti.com/ceps/ec_en/ecjnlarticleView.aspx?jnlcattype=1&jnlptype=1&jnltype=4&jnliid=11695&issueiid=126309&atliid=2540179
http://msc.ntsh.ntpc.edu.tw/e-news/文件/9609電子報/3cak兼談教學運用_200710高中教師研習營講義_.pdf

2.
        Kroncong可以由樂團的方式呈現出他們的表演,表演的舞台上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樂器,可以是薩克斯風、爵士鼓、民謠吉他、BASS、烏克利利、人聲節奏……等,這些樂器均可來自於不同文化背景,故kroncong中其多樣音樂元素的呈現,正也同時代表印尼那位於世界交通要衝位置上的國家,能夠因多元文化融合,產生出新的獨特文化樣貌。下列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見各個別演者均來自於不同的民族,並吹奏著代表不同文化的樂器,然而整個歌曲聽起來卻仍是那麼的融洽。
Keroncong - Bengawan Sol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ewXRfCSdM

回到最上層

印度:古典音樂與電影音樂

1.
        Saraswati又被稱為辯才天女或妙音天女,為印度宗教文化中的重要女神,是大梵天王的妻子,代表知識、真理、音樂……等,她皮膚白皙、不重視珠寶與黃金的裝飾、身旁常會見到一隻白天鵝,共有四隻手,分別持著vīṇa琴、書本、一串佛珠,而最後一隻手負責彈奏。vīṇa琴為chordophones的一種,常為一體成形的木製樂器(被稱作Ekantha) ,其上有較大的幾條主弦,主弦其下又附有多條共鳴弦,而琴頸下方另懸掛了一個巨大的共鳴器(kudam),琴身巨大(為120公分左右)因此直接放置於地上,彈奏時演奏者會呈現盤坐的姿勢,以一隻手按壓上方琴弦(鋼弦),而另一隻手持續撥弄下方琴弦,空心琴頸上架上24個黃銅架以形成琴格,一旁有突出的調音弦軸(Kunti),而此樂器常被用來彈奏印度古典樂,聽到弦聲地當下便能馬上感受到印度文化其所散發出來的特有氣息。vīṇa琴起源於西元前1500年左右,傳說中有個獵人在狩獵,獵人的射出一支名為VIL Yazh的箭,而獵弓因震動而發出Jya ghosha的聲響,此時周圍扭曲的樹枝、草根和動物們都頓時化身為字符串,最後演變出vīṇa琴來
。 vīṇa琴的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bJeiVRjLc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raswati_veena

2.
        印度的古典音樂通常被分為兩大類,先介紹第一類,此為流傳於北印度的Hindustāni,其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在聲樂方面較著名的有Dagar,而在樂器方面則有Vilayat Khan、Ali Akbar Khan、 Ravi Sanker。至於另外一類則為Carnātic,此一類流傳於南印度,較不受到外來文化影響,此聲樂方面有Mr.Subbulkshmi、Ramnad Krishnan,而於樂器方面則為以vīṇa琴為主的K. S. Narayanaswami、S. Balachander、M. Nageswara Rao,以及以Kural為主的T. R. Mahalingam、N. Ramani。這裡找到了一首代表Ramnad Krishnan的聲樂,此屬於印度南方古典音樂,歌曲進行中持續有vīṇa琴、Bāyā Tabla鼓的聲音,還有持續音Tampura作為襯底,而男聲隨著旋律有時哼唱著而不帶有語意,有時則又吟誦著歌詞,聽起來樸實有致。
Ramnad Krishnan Kaccheri A Concert of South Indian Classical Music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kECouFq_w
3.
        印度的鈔票上共印有15種官方規定的公用語言,外加2種官方語言,總共17種,正面是英文(English)和印度語 (Hindi),反面則分別為: 馬拉迪語 (Marathi)、梵語 (Sanskrit)、坦米爾語 (Tamil)、達盧固語 (Telugu)、尼泊爾語 (Nepali)、歐利亞語 (Oriya)、旁遮卜語 (Punjabi)、喀什米爾語 (Kashmiri)、阿薩姆語 (Assamese)、孟加拉語 (Bengali)、古吉拉特語 (Gujarati)、孔卡尼語 (Konkani) 、康那達語 (Kannada)、馬拉雅拉姆語 (Malayalam) 以及烏爾度語 (Urdu),充分展現其能夠包容多元民族的民主風度,在發行此款貨幣以前,印度的Central Institute of Indian Languages曾於2007年展開大規模語言調查工作,耗資達28億盧比,並研究其境內約1600種不同語言的起源、型態、使用人口與分布等相關情形,故這一張貨幣的製程耗費了很多學者的心血。
參考資料來源:
http://blog.xuite.net/shuying.lihming/travel/39482538-%E5%8D%B0%E5%BA%A6%E7%9A%84%E8%B2%A8%E5%B9%A3--%E7%9B%A7%E6%AF%94 http://geohisvic.pixnet.net/blog/post/983788-%E3%80%8C%E5%8D%83%E8%A8%80%E8%90%AC%E8%AA%9E%E3%80%8D%E5%8D%B0%E5%BA%A6%E8%AA%9E

回到最上層

阿拉伯及伊斯蘭世界

1.
        土耳其的音樂主要受到東方回教與西方東正教的影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它自古以來便是各國交通的要道,而音樂也因此富含多國文化,而整體上可以歸納出下列幾項特點:第一,因為受到Islamic chant的影響其唱腔常帶著濃厚的熱情、第二,受到波斯與阿拉伯文學的薰染,其歌詞似乎常帶著些許性暗示、第三,歷史常以史詩音樂的形式出現、第四,當地有被稱為asik的民俗遊唱詩人,其具社會教育的功能、第五,回教的樂器亦常會在這裡出現。通常這裡的音樂被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Folk music,於這一類的表演中常可見到多種民俗樂器,如:Saz、Kemenche、Zurna、Darbouka。而第二類為Sacred music,此常見於宗教場合, 蘇菲旋轉舞(Sufi Whirling Dervish)最富代表性。第三種為Classic music,這一類的音樂受阿拉伯與波斯文化的影響很深,旋律的基底常依循一種被稱為maqam的形式進行,以下的樂器常出現於此類表演中:Tanbur、Ud、Ney、Deff……等。而下面的網路影片應屬於土耳其的Classic music,影片中可見到Tanbur、Ud、Deff、Darbouka……等樂器的演奏。
土耳其小茶館的傳統音樂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Xu0LUugXuw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2.ouk.edu.tw/yen/Chines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ic_of_Turkey

2.
        Alhambra宮 (الحمراء‎)位在西班牙南部,屬於一座古代的城堡,也是一座清真寺。這是由Nasrid dynasty王朝的第一代統治者Mohammed I ibn Nasr所修建的,從建築物的照片,可以發現於此建築物和其周遭的園藝上均充滿了伊斯蘭文化,也因此這是個阿拉伯式宮殿庭院的代表作,而於西元1984年時,其甚至被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列入保護名錄中,此建築物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Alhambra宮的主要格局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Mexuar廳(宮殿最古老的部分)、Comares宮(會見大臣的地方)、Patio de los Arrayanes 院(花園,裡面有香桃木)、Salon de Embajadores廳(會見外賓與使節的地方,非常華麗)、Patio de los Leones院(水利設施以及樂園)、Sala de las Dos Hermanas廳(宮殿中裝飾最精美處)、Sala de los Abencerrajes廳(這裡曾發生一樁血案,有多位貴族與武士被處死)、Sala del Rey廳(此為國王廳,是舉辦宴會的地方)。而整體來說,Alhambra宮(الحمراء‎)非常典雅且具特色,是西班牙當地重要的觀光景點,也是伊斯蘭文化的重鎮。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hc.unesco.org/en/list/31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5%B0%E5%B8%83%E6%8B%89%E5%AE%AB
http://www.alhambra-patronato.es/
3.
        有人認為Sufism(تصوّف‎)是一個神祕教派,然而其應如同老師上課所述的,其實為一種伊斯蘭文化上的修行方式,而眾人常稱這群人為Sufi(صُوفِيّ)。對他們而言「旋轉」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 Sufism(تصوّف‎)起源於十三世紀一位名為Jalal al-Din Rumi(مولانا جلالالدین محمد بلخی)的傳教者,據傳說他曾持續旋轉三十六個小時,隨後肉成道身,後世鍾愛他的追隨者便開始仿照他,以「旋轉」來作為一種宗教上的修練。影片中所拍攝的即為蘇菲旋轉舞(Sufi Whirling Dervish),畫面中可見多位Sufi(صُوفِيّ)身著道袍,在伊斯坦堡的廳堂中表演,整個過程極似宗教儀式,表演的有樂隊也有舞者,當舞者向各方向鞠躬並敬完禮後,便開始旋轉,期間有人持續頌唱,樂隊也跟著持續演奏,演奏的音樂類型屬於土耳其音樂文化中的Sacred music。
Sufi dance of whirling dervishes in istanbul turke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FnPJabeFI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mwr.org.tw/content/community/culture_window_content.aspx?sid=26
http://en.wikipedia.org/wiki/Sufi_whirling

回到最上層

中亞諸國:絲路上的音樂

1.
    口簧琴的分布地理區域非常廣泛,存在的時間也很久遠,在中亞地區的這裡的口簧琴我找到了兩種,一種為Zhygach OozKomus,此為以竹子製成的繩口琴;另一種為Temir Komuz,此種則為金屬鑄成的,這兩款口簧琴均發現於吉爾吉斯共和國,其都是以泛音吹奏的方式演出,演奏時我們可以聽到有許許多多頻率不一的震動聲疊加在一起,演奏起來就與之前所介紹的日本愛奴族口簧琴音色相似,通常是由婦女與兒童來演奏此樂器,演奏者均會將一可以自由震動薄片置於口腔前,而薄片與琴身貼近,透過不同方式使之震動而發聲,並藉由改變呼吸方式與舌頭位置來的調整泛音頻率。
Kyrgyz Girls Play Jigatch Ooz Komu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OOI3EPKLQ

Ne Mutlu Türküm Diyene Khomus Play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jkg91VE2o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mir_komuz
http://www.allchinainfo.com/some/temir_komuz.html
2.
        Ghijek為維吾爾族的眾多樂器之一,起源於波斯,為弓弦樂器的一種,演奏時直立放置於大腿上,以左手持琴按弦,而右手持弓拉奏,有奏的手法上有點像在拉奏中國的二胡,音色上聽起來也與之有點相似,但在Ghijek上似乎多了板面震動與皮面震動的結合聲音效果,且於外型上也非常獨特,其琴筒呈球形而內側以蟒皮蒙裹,裡面以兩個半求腔室形成共鳴體,其周圍有發音孔,琴頸上有1至3跟主弦,而琴桿下端另有5至10跟共鳴弦,樂曲進行時可於Ghijek上奏出和弦音、裝飾音、滑音與豐富的泛音。在此我也找到了兩部影片,第一部影片中為Violin、Ghijek與Hushtar三種樂器同時演奏,我們可以從其中比較其彼此間的差異,他們在音色上聽起來也許相似,但仍存在著的不同,而且樂器的演奏方式與外型也不一樣;而第二部影片中,我們可以聽到以維吾爾族樂器所組成的樂團,樂團中的演出樂器有dap、tambur、dutar、rawap與ghijek……等,在後半段有Ghijek的solo,音色聽起來帶勁有力,節奏快速,散發出濃濃的新疆風味。
Instrumental Uyghur music (Violin - Ghijek - Hushta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mkHNOo5JU
Uyghur Ghejek - Spring in Xinjiang 新疆之春:
http://www.weshinemusic.com/videofeed/K5c-v_wFjrg

回到最上層

非洲

1.
        這裡要介紹的音樂風格是Salegy,它是流行在Madagascar的舞曲,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Madagascar西北部城市與鄉鎮,被歸類為Sub-Saharan African folk music style,這種曲風在Madagascar半島的西北部沿岸蓬勃發展,常來被用來象徵Madagascar半島,而現代的Salegy已漸漸開始電器化,然其在風格上卻仍保持著樸質的活力。在演出的樂團之中,一定可以見到手風琴與鼓,裡面偶爾還會出現各種弦鳴樂器以及小喇叭,至於主弦律部分大多由手風琴來帶領,而鼓則持續的快速敲擊以產生出明確的節奏,演奏時可以聽見有個主要的樂手在負責唱歌,其他的演奏者們則互相附和與應答,其於整體上帶給了聽眾們輕快與活躍感。下面的網路影片將經典的呈現出Salegy的特色風貌,影片中的樂器均不插電,而其演奏方式與曲風就如同上文所講述的,充滿活力。
樂曲欣賞:
Madagascar - Malagasy Orkestra - Saleg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Dl_PWjAuM

參考資料來源: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14/12/27/go-inside-salegy-the-music-that-dominates-madagascar/
http://www.afropop.org/21370/hip-deep-in-madagascar-songs-of-the-north/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egy
2.
        Isicathamiya的名字起源於Zulu語中的一個字-cathama,這個字的意思為輕輕的走路、謹慎漫步的意思,最初誕生於南非的Zulus地區,我們說Isicathamiya是一個綜合不同傳統的音樂,其中融合了Zulus local musics、Christian choral singing以及blackface minstrelsy,而在歐美文化的認知中,此種曲風屬於acappella的一種,演唱方式為眾人齊唱,團體中分為多個聲部,有高音、中音、中音、低音來合唱,此外另有一名男高音獨唱者領唱,而眾人隨著其聲附和,全程沒有樂器伴奏,又因為整首曲子均以清唱的方式演出,所以聲音聽起來非常清晰乾淨,不僅如此演唱者對自己的外表的整潔方面也很要求,時常西裝筆挺的演出,在合唱團的成員組成方面於傳統上均為男性,另外Isicathamiya之所以會開始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是於二十世紀初時,有多數的非洲人被迫離開家園到城市工作,而這群旅外的非洲人開始依靠此文化活動來聯繫感情,一開始的演唱者多為在城市打拚的非裔工人,並於日後發展出了mbube風格,而其中比較著名的是Joseph Shabalala以及他的樂團Ladysmith Black Mambazo,他們曾被世界音樂工會推廣,這也使得Isicathamiya成為了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最容易識別的南非音樂流派。
曲目欣賞:
Inkanyezi Zezu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U5Ym-I72M
參考資料來源:
http://isicathamiyambubevsmoderndayacappella.blogspot.tw/p/isicathamiya.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icathamiya

回到最上層

猶太人的音樂

1.
        首先我要先介紹knoblauch klezmer band,在這個樂團裡主要有五個成員,分別為Eli Fabrikant (Riga/Jerusalem, violin)、Arnaud Duvoux (France, Clarinet)、Chris Lyons (Scotland, Accordion)、Leon Behn (Berlin, Double Bass) and Max Horbank (Berlin, Percussion),由以上的資訊可以發現樂手們來自世界各地,Klezmer是從猶太民族文化中發展而來的,此民族的後代本來就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故對於樂團的成員們均集結自世界各地的事實,我們並不需特別感到意外,然而這個樂團主要藉由節奏來展現klezmer的風格,於音樂上則融合了東歐各國的民間音樂(folk music),然Klezmer本來就是於15世紀時由東歐樂師Ashkenazi發展而來的,故樂團的整體內涵上充滿了東歐文化氣息,在樂器的部分則有手鼓、豎笛、小提琴……等專門代表猶太民族的樂器。而於此所要介紹的曲目是Das Modell,曲子的節奏上很明顯帶有Klezmer的風格,曲中出現的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手風琴,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豎笛,在這裡豎笛與小提琴負責主旋律的部分,而手風琴進行簡單的合弦配音,演奏的同時還可以聽見大量的裝飾音,風格上很適合於慶典中表演,可發現其節奏快速、旋律持續高低來回繞轉,而於這首曲子的後半段,開始由一個人以唱誦的方式與另一獨奏的小提琴輪流發出旋律,是全曲的最高潮。
曲目欣賞:
Das Modell ( a cover of Kraftwerk) - Knoblauch Klezmer Ban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Hk67sVvyA&list=PL27XKTjb7IbiXVGVjd8FXsALsrtrFUlJ9

參考資料來源:
http://knoblauchklezmerband.c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Kraftwerk
http://en.wikipedia.org/wiki/Klezmer

回到最上層

「世界音樂」在歐洲

1.
        挪威小提琴又被稱作為哈丹格爾小提琴(Hardingfele),其外觀與一般的小提琴非常相似,但琴板較小提琴來的薄,屬於弦鳴樂器(chordophones),是挪威西南部的傳統弦樂器,在外觀上Hardingfele常會有精緻複雜的雕飾,而在構造上共擁有八至九根琴弦,其中的四根是主弦,剩下的餘弦位於主弦下方,位於面板與指板之間,當琴手在拉動主弦時,此下方的共鳴弦亦會隨之共震動而發聲,故在演奏時,我們可以聽見兩個以上頻率的聲音同時出現,於下面我所找到的影片之中,即可發現演奏者在演奏時,聽起來好像是兩部小提琴在合奏,實際上只有一把Hardingfele在拉奏而已。
挪威小提琴(哈丹格爾小提琴)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Uukyw8-i2g

參考資料來源:
http://tieba.baidu.com/p/3301568319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4%B8%B9%E6%A0%BC%E5%B0%94%E5%B0%8F%E6%8F%90%E7%90%B
2.
        Pieter Bruegel de Oude生於約1525~1569年之間,此期間屬於文藝復興的時代,此畫家當時所在的國家領土橫跨現今的荷蘭、比利時以及法國,其作品以地貌景觀與農民生活情狀為主題,以下是他曾經做過的作品:《耶穌與十二門徒在提伯利亞海風景》《大魚吃小魚》《學校的驢子》《播種者寓言》《依卡魯斯的墮落風景》《尼德蘭箴言》《狂歡節與四齋戒的之戰》《那不勒斯灣海戰》《老婦人像》《兒童遊戲》《所羅王-在吉伯特與腓尼基人搏鬥》《死亡的勝利》《叛逆天使的墮落》《瘋狂梅格》《通天塔》《與埃及之戰》《小通天塔》《處女之死》《通往十字架的隊伍》……等,不勝枚舉。而其中有一幅畫叫做《農民婚禮》,此畫作是Pieter Bruegel於1568年所做的,畫中可見一群農民齊聚一堂,大夥兒圍坐在長條型木桌椅旁,裡面有人在端扛著餐盤與佳餚,有的則在倒酒,然於畫面的左方可見兩人手肘下方夾著風笛(Gaida),似乎正在演奏著,由此可見此樂器時常出現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
畫作連結:
《農民婚禮》(1568 by Pieter Bruegel de Oude)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f/Pieter_Bruegel_the_Elder_-_Peasant_Wedding_-_Google_Art_Project.jpg/800px-Pieter_Bruegel_the_Elder_-_Peasant_Wedding_-_Google_Art_Project.jpg
參考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0%81%E5%BD%BC%E5%BE%97%C2%B7%E5%8B%83%E9%B2%81%E7%9B%96%E5%B0%94#/media/File:Pieter_Bruegel_the_Elder_-_Peasant_Wedding_-_Google_Art_Project.jpg
3.
        風笛的發源歷史無法被很明確的考究,然在公元前400年就已經有被歷史紀載,並曾出現於雅典與羅馬等古文明之中,而直至現在,最富盛名的應該是屬於不列顛群島那一帶的風笛,然而風笛在歐洲各文化中都有所發展,風笛的外貌亦隨著各文化而異,但其基本的結構幾乎都不曾改變,各款風笛必定都具有:氣管(Air supply),風袋(Bag),音管(Chanter)和單音管(Drone),而演奏方式也都是以吹奏的方式進行,屬於氣鳴樂器(aerophones),真正的差異似乎只存在於樂器的材質上、風袋(Bag)的形狀上、單音管(Drone)的數目、音管(Chanter)的孔洞數目與排列方式以及管口末端的形狀設計上,於音色與整體演奏起來的風格上,都具有風笛其可以被快速辨別的特徵。下列的影片中演奏者所吹奏的是西班牙風笛,其外觀上很明顯不同於典型的蘇格蘭風笛,我們可以發現西班牙風笛在單音管(Drone)的排列上於風袋(Bag)出現一根而於旁出現另一根,只有一根音管(Chanter),其上的演奏孔共有七個洞,然在音色與節奏速率上則存在著風琴所共有的典型韻味;而愛爾蘭風笛於外型上則與西班牙風琴有很大的不同,愛爾蘭風笛的三個單音管(Drone)均排列於風袋(Bag)的上方,而風袋的形狀與材質都與西班牙風琴不同;而傳統的保加利亞風琴其具有一根很長的單音管(Drone)接於風袋(Bag)的下方,其風袋(Bag)的材質與外型亦與前兩者各異。下列我所找的網路資料中即以圖片的方式,比較了歐洲各國風琴奇特徵上的不同點:
西班牙風笛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LYZ1WOmeLQ
傳統保加利亞風笛:
http://www.tctc.com.cn/images/2012101501.jpg
愛爾蘭風笛:
http://www.ubroad.cn/wp-content/uploads/2010/06/feng-di.jpg
各國風笛比較:
http://stuweb.zjhzyg.net/2009/09/090950/_private/All%20Kind.htm
參考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3%8E%E7%AC%9B

回到最上層

北美洲:新世界與舊世界的結合

1.
        這裡所要介紹的歌曲是ananau(印地安人), 這首歌是由Mato Grosso(馬托樂團)所演唱的, 並收錄在Indians Tribal Spirit (圖騰的呼喚)這張專輯當中,下面有附上這首歌的歌詞,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所演唱的正是印第安本土語言,然他們自己的文字似乎已經失傳,故只能用英文拼音來表示歌詞中每個字的發音。
內容介紹:
演唱這首曲子的樂團被稱做Mato Grosso,這個字詞意味著茂密的樹叢,代表著傳統印第安原住民的生長環境,更象徵著自然、深邃、細膩、源源不絕的文化,在ananau這首歌曲之中,我們可以聽見他們吹奏著印第安傳統直笛,不時還能聽見鳥叫與蟲鳴聲,由此可見他們非常的崇尚自然,這首歌曲其實還蠻有名的,甚至曾有當地的歌手跨海來台於台灣各地表演,歌曲給人的整體感覺非常的遼闊,彷彿將觀眾置身於密林深處,而演唱者的歌聲也很嘹亮,伴奏主要以各種笛聲為主,而鼓與鈴聲的伴奏為輔,不難聽出其中所蘊含的印第安風味,我認為這首歌曲的主要功用就是在向大眾們表達印第安民族那追求自然性靈的精神吧。
歌詞:
Ananau, ananau
Nispaniwashkanky
Ñuqallapiñam chay ña wiky.
Ananau, ananau
Nispaniwashkanky
Wiñaypaqchum ñuqa qawasqaiky
May runallam kakuchkanky
Kaycunallapy waqanaypaq.
Wañuptyqa ñakawanky
Manam munanichu chay pasayta.
歌曲影片連結:
Mato Grosso - Ananau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7Lnjsc-OJI

2.
        Conjunto是一種小型的音樂樂團形式,其主要起源於Mexico和Texas的邊界一帶,是美洲的傳統流行音樂樂團之一,其樂團的組成主要以手風琴、鼓以及十二弦低音吉他,因為它時常以舞曲的形式出現,故在節奏的風格上以傳統的波卡(polka)、華爾滋(waltz)以及波蕾若(bolero)節奏為主。
    而這裡我所要介紹的歌曲是由Conjunto San Antonio樂團所演唱的Jambalaya,歌名的意思是美麗時光,整首歌曲所描寫的是牛仔的歡樂生活,整首歌的氣氛很歡愉,我們可以聽見明顯的手風琴聲,其做為主旋律而節奏雀躍歡樂,後面伴有輕快的鼓,此外另有兩把十二弦低音吉他(吉他上每兩根弦併在一起,然而在影片中的吉他上,我只有看到五排弦,其他兩根不知道被放到哪兒去了),故這是一個標準的Conjunto樂團,而在MV中我們可以看見身著牛仔裝、頭戴牛仔帽的演唱者在跳舞,場景有時候在牧場,而有時候又跳到酒吧裡,整首曲子散播著濃濃的墨西哥與德州風味,然而這首歌似乎非常的有名,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聽到這首歌的演出。
Conjunto San Antonio – Jambalaya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sdvn2uJH0

回到最上層

拉丁美洲:三個世界的重新組合

2.
        Mariachi樂團的組成通常由三個小提琴手、兩個小號手、一個墨西哥吉他手、一個vihuela琴手以及一個guitarrón琴手所組成,其幾乎都是以歐洲古典樂器為主,樂團成員們的裝扮均走著Charro的風格,且頭戴墨西哥帽,於墨西哥當地的各節慶、婚禮……等正式場合中,我們常可見到此樂團的演出。然而,此類型的樂團在演奏時,有時可看見豎琴的身影,此樂器我們稱它為Mariachi’s Harp,這種豎琴的長度約與演奏者同高且琴身約呈現三角形的樣子,演奏者在彈奏它時會把琴身傾斜,並且以非常快的速度撥弄著各琴弦,其通常以右手彈奏高音的部分,而左手彈奏低音的部分,其獨奏聽起來很有節奏感,而高音與低音時常相互配合,有時彈到激動之處,演奏者甚至會把兩手同放在近身體一側之高音弦上快速撥弄。其實在早期當Mariachi music尚未流行前,Mariachi’s Harp在Mariachi樂團中所扮演的是領銜樂器的角色,而直到Mariachi music從墨西哥中部散播開來之後,Mariachi’s Harp的地位才漸漸的被guitarron取代,雖是如此,然在現今的Mariachi Vargas de Tecalitlan各式表演中,我們可發現Mariachi’s Harp在樂團中仍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Mariachi's Harp的圖片:
http://www.royalresortsnews.com/wp-content/uploads/2011/01/Mariachi-Estrella-de-Mexico087.jpg
Mariachi Nuevo Tecalitlan at the 2012 Tucson International Mariachi Conference student banquet (Mariachi's Harp的Solo)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5UTxfko6M

參考資料來源:
http://www.mariachisinlosangeles.com/instruments-mariachis/
3.
        拉丁舞很多都是從拉丁美洲各地區的土風舞演變而來的,像是恰恰舞就來自墨西哥、森巴舞起源於巴西、倫巴舞發源自古巴……等,而在此先粗略的一一討論之:首先,恰恰舞(Cha Cha Cha)起源於位在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與古巴一帶,這種舞蹈似乎是曼波舞(Mambo)的變形,當地人在演奏這款舞曲時,節奏明朗快速,然之後南美洲的人士又將其伴奏融合了打擊樂,並把速度加快,最後它才演變成為今日的恰恰舞,但其舞步中仍是保有非洲古巴一帶的舞蹈靈感。再來,森巴舞(Samba)發源於巴西的里約熱內廬,有人說它與Maxixe dance有一點關係,其一開始是用吉他在伴奏,節拍也較為緩慢,有種小夜曲的情調但又帶點活潑的氣氛,它的舞步之後被英國人改良並傳入北美洲,進而成為現在的森巴舞。另外還有倫巴舞(Rumba),其發源自古巴,約在四五百年前左右時,非洲黑人被白人送至美洲做奴隸,而這群非洲黑人因在古巴受到壓迫,再加上生活困苦、思鄉情切,故他們漸漸發展出了一種哀傷式的民歌,而這種曲調後來融合當地的地理環境,演變為慵懶的音樂風而速度較慢,之後其因融合了拉丁美洲的打擊樂器才進而發展為今日的倫巴舞,然今日的倫巴舞似乎已不再是用來抒發舞者心中的鬱悶,現已不見其悲傷的氣氛,目前常見的類型有Afro-Cuban rumba與ballroom rumba,而後者比較具有國際性。
參考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cha-cha_(da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mbo_(da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mba_(Brazilian_da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Rumba_(dance)

回到最上層

大洋洲:太平洋上的歌舞

2.
        紐西蘭(New Zealand)是位於波里尼西亞(Polynesian)文化圈中最南端的一個島國,而波里尼西亞(Polynesian)所指的是一個位於太平洋中的三角形區域。通常紐西蘭在其傳統表演的服裝上並沒有草裙的設計,這點非常不同於周遭同為波里尼西亞文化的其他民族,而關於紐西蘭的傳統歌舞部分,除了action song與war dance之外,另還有一個被稱為球舞(poi)的舞蹈,舞者通常為女性,女表演者的雙手會各別拉著一顆被長線所繫著的白色棉球,而男生則在一旁彈著樂器伴唱,毛線球在輕快的歌聲中被女孩們甩著,過程中其手也跟著擺動,實在有點像是在玩溜溜球,至於身體的部分,有時會向右轉,一下子又向左轉,還會微微半蹲,然這完全是隨著手中所甩動的毛線球來做變化。至於Poi在當地的語言中,其所指的就是球的意思,然而在毛利族(Māori)的傳統文化中,只有位在較高社會階層中的女性才有資格跳Poi dance,此外,原始的Poi其實是以竹葉包覆著石頭而製成的,然而現在為了舞台效果的呈現,才改以棉花包覆著石頭,並以白色棉球的外觀出現在觀眾的眼前,至於繫著白色棉球的甩繩,其長度在表演的性質上也是有分別的,較短的甩繩傾向於讓棉球前後彈來彈去,而較長的甩繩則會使棉球保持著畫圓的方式繞圈旋轉,於其整體上來看,是一個富含俏皮感的表演。
Poi ball danc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35JAg3aXo

The Dances of New Zealand: The Haka and Po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Q7kuDAq6j4
參考資料來源:
http://natlib.govt.nz/items?i%5Bsubject%5D=Poi+dance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i_%28performance_art%29
http://www.kcet.org/shows/live_at_the_ford/alohafest/blog-1/the-dances-of-new-zealand.html
http://pws.niu.edu.tw/~whhsu/teacher/chd9907.doc

回到最上層

泰國北部音樂文化欣賞

        泰國(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早期被稱為暹羅(สยาม),於西元1949/5/11後才正式更名為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現今為君主立憲國,位於亞洲東南方(地理位置屬熱帶雨林氣候),與之相臨的國家有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緬甸等國,泰國的音樂與文化皆受到鄰國的其他民族影響,特別是中華文化與印度文化。
        泰國為多民族國家,泰族占了人口的大部份(75%),華人居次(14%),再來是馬來民族(2.3%),其餘的人口均為少數民族。就產業結構來探討,大部分的人口從事農業,主要集中在泰國中部、東北部等稻作區,但近年隨著全球經濟工業化的趨勢,泰國也出現了幾個大城市,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於首都曼谷。語言方面,其官方語言為泰語(ภาษาไทย),屬於壯侗語系侗台語族之分析型語言,具有聲調、輔音、尾音……等,文字符號用以拼音,共二十八個音元字母。宗教方面,為佛教聖地(佛教徒佔人口約95%),故也因此曾被譽為千佛之國、黃袍佛國、大象之國、微笑的國度……等,此地的男子從學齡期開始閱讀佛經,於成年時入寺為僧一段時間,依循此慣例以受到社會的肯定。文化方面則常分為三個面向來探討,各為宮廷文化、語言文化、傳統文化,於其繪畫、建築、器物、戲劇、音樂、儀式……等均有差異,但主題都和佛教有關,於曆法採用佛曆。教育制度上則與台灣相似,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碩士、博士都有。
        在了解了泰國的歷史、地理、氣候、人文、宗教、風俗、文字……等後,我們便能夠開始對其古典樂與其文化社會結構上之關聯進行更深入探討。
        這次聆賞的專輯主要在紀錄泰國東北一帶的音樂,此區又被稱為Isan(อีสาน),人口數約佔泰國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此地的人民與寮國人有濃厚的親緣關係,也因此Isan(อีสาน)時常出現與寮國共通的民謠,如:Sasng Sin chai (寮國的經典故事)、Lam Sithandon (模仿寮國南方的民歌) 、Toei hua non tan(改編自寮國名歌),這三首均被收錄於Instrumental Music of Northeast Thailand這張專輯之中。
        泰國古典樂樂隊常被分為三種:第一種Piphat (ปี่พาทย์,),由打擊樂器與管樂器所組成,khong wong lek (ฆ้องวงเล็ก)與khong wong yai (ฆ้องวงใหญ่)為打擊樂器的代表,而Pi (ปี่)為管樂器的代表,主要演奏樂器為ranat ek (ระนาดเอก)的木琴,音樂旋律象徵著舞動的泰國龍(Thailand's legendary dragons),常見於葬禮或宗教儀式中。而第二種為Khrueang sai (วงเครื่องสาย),主要由弦樂器組成,可聽見saw duang (ซอด้วง)、saw u( ซออู้)等弦聲與khlui (ขลุ่ย)的笛聲以及khim (ขิม)的琴聲,演奏時於整體上散發出中國古典風味,此樂團演奏形式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此形式的樂團常見於婚喪喜慶中。第三種為ahori (มโหรี),由Piphat (ปี่พาทย์)與Khrueang sai (วงเครื่องสาย)兩種樂團形式綜合而來,呈現管絃樂隊的形式,主要演奏樂器為saw samsai (ซอสามสาย)的三弦胡,此為現代化的古典樂團演奏形式。
        而在泰國,音樂於各世代間是透過口耳相傳的方式保存下來,本身並沒有樂譜與固定樂理的發展,直到近代才有簡單的發展,而在教導他人演奏時,是採用直接提示的方式。此外泰國的古典樂的律制採用七平均律,為將一個八度劃分為七個等分結構,然因為當地人調音並非非常講究,通常直接以豎笛作為標準去微調其他樂器,又因豎笛的各笛音孔等距,如此才造就了七平均律,所以各級音高並沒有非常準確的被規定。

        這次所聆賞的音樂專輯主要在記錄Isan(อีสาน)一帶的泰國古典樂,在專輯的封面放了一張圖,圖中的樂器為Pong lang (โปงลาง),是木琴的一種,其上共有12~14片大小不一的木塊,並以一個強而有力的繩子把這些木塊懸吊起來,此樂器最能代表泰國民族,因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最常出現於泰國人民的各個生活場合之中,不管是節慶還是祭儀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而且此樂器又最常負責主旋律的部分,演奏時演奏者的雙手將各拿一支木製擊錘,隨著Phin hai、Ching、Grap khu的節奏敲打著各木塊,使它發出清脆而高低不一的木琴聲。
        專輯裡面一共有七首曲子,依序為Soeng Isan、phu tom tok、phu Thai Sam phao、Sasng Sin chai、Lam Sithandon、Toei hua nin tan、Lam phloen,裡面有不同調式的樂曲,其中包含較悲傷地的瑤調式(yao)以及較輕快的參調式(San)。第一首有融合一點伊斯蘭文化元素,裡面可以聽見Phin hai、Ching、Grap khu、Yao、Hang、Kap Keap、Khong wong yai(ฆ้องวงใหญ่)……等持續打擊出來的節奏,而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將配合著這快速的節奏持續的敲擊出清脆的主旋律,於主旋律的另外一部份由Khlui(ขลุ่ย)來負責,此兩者交替出現,背景音樂則由Khaen(แคน)來吹奏,整個聽其來有力而輕快,然而這一首比較像是為舞曲而設計的,因於其中可以聽到人的呼叫聲。第二首的一開始由Khaen (แคน)吹奏出一段旋律後揭開序幕,再由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與Khlui(ขลุ่ย)同時入場,三拍後,Phin hai、Ching、Chap、Kap kaep的打擊聲開始形成節奏,並以與第一首相似的結構進行演奏,前兩首曲目雖均屬瑤調式(yao)的曲調,但聽起來卻不見悲傷反而感到速度輕快。第三首是在演唱普泰族的民歌,一開始由Khaen (แคน)吹先奏出一段旋律後再改由Khlui(ขลุ่ย)吹出另一段節奏以揭開序幕,之後以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Khlui(ขลุ่ย)、Khaen(แคน)同時演奏,交織出曲調,期間同樣可見Phin hai、Ching、Chap、Kap kaep的打擊節奏。而第四首則是演奏來自於寮國的故事,與第三首同樣都是以Khaen (แคน)與khlui(ขลุ่ย)依序揭開序幕,待Phin hai、Ching、Chap、Kap kaep的打擊節奏出現後,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Khlui(ขลุ่ย)、Khaen(แคน)才同時演奏,這裡可以很明顯地聽到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那輕快活潑的敲擊聲,其負責主旋律的部分。到了第五首改由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揭開序幕,第六首與第七首則是由Khaen (แคน)揭開序幕,之後的音樂結構仍與前面類似,均是隨著Phin hai、Ching、Chap、Kap kaep的打擊節奏引導著各旋律。而後面的這幾首曲目均和寮國相關,其不是模仿寮國的曲子就是原自於寮國,從此可見Isan (อีสาน)一帶寮國與泰國兩地不但於地理上的的界線是如此模糊,也因他們長期的通婚與交流,使此現象充分反映於其音樂與文化上。
專輯中的各曲目,於整體上似乎存在著某種共通的特性,即有些曲目的一開始待會有樂器先獨奏一段,隨後打擊樂才會進來,而打擊樂進來時,各樂器會代表著各聲部,帶有點複音層疊的形式,其中也聽得到Pong lang(โปงลาง)、Khlui(ขลุ่ย)、Khaen(แคน)三者輪流當主旋律,當其中一者當主旋律時,另外兩者則負責加花變奏,故合奏起來便形成了支聲複音的織體(Heterophony texture),而裡面另還有轉調(Modulation)的情形出現,整個音樂結構變化豐富,而至於節拍方面則特重於兩個拍子為一組的方式呈現,節奏都是由打擊樂器來帶動的,常由chap來及前一拍而Chin來擊後一拍。聽完了這張專輯以後,連帶使我對泰國當地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穫良多。
音樂取材:
專輯名稱:Instrumental Music of Northeast Thailand
出版社:King Record Co., Ltd.
樂曲格式:Audio CD
ASIN:B000001LTH
錄製日期與地點:March, 1991 in Tailan
參考資料來源:
1.紙本資料:
Instrumental Music of Northeast Thailand專輯內附介紹手冊
全球音樂與文化課堂講義
謝俊逢(民84)。泰國七等分平均律擊樂器編成之研究。復興崗學報五十八期
2.網路資料:
線上論文:
陳顯堂(民100)。泰國古典音樂研究。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0582279895395258690
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usic_of_Thailad
http://th.wikipedia.org/wiki/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
http://th.wikipedia.org/wiki/ภาคอีสาน%28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29
http://th.wikipedia.org/wiki/โปงลาง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ph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Khrueang_sai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hori

回到最上層

Recent Comments

施工中

進度完成百分比:

20%